分卷阅读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业上带来了飞速的进步,直接提高了生产力。

所以从古至今,提高生产力才是真理啊。

自然,炼铁工坊的建造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杨秋之所以把张辽带到这里来,她就是想让张辽知道,改变未来的不是世家大族,而是生产力进步。

“文远,上古有燧人氏取火种,嫘祖养蚕,神农氏尝百草,巢氏筑屋,黄帝造车……我们的祖先教导了我们生存技巧,创造了我们华夏文明。

而我们汉人,又将冶铁之术进一步发展,锋利之兵刃,令周边胡人闻风丧胆;铁制农具之锐,助我辈耕耘田地,使粮食满仓。

此乃技艺精进之必然结果,非偶然之幸!

如今,这工坊已经在原有的炼铁技术上进一步发展,不只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锻造出更加锋利的铁器。”

“所以文远你看到的铸铁技巧不一样,因为这已经是不同的方法了,这种方法我称为灌钢法。

其产量较以往的高炉增加了几倍,制作出来的铁器也更加锋利。”

“至于铁匠,只要提高铁匠待遇,让他们家人有衣可穿,有粮可吃,有屋可住。

然后再让他们的孩子可以读书识字,给他们分田地,让家族里面的人衣食无忧,铁匠的人数自然可以提高,因为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教导越来越多的铁匠子弟。”

“文远,随我来这里看看。”

说着,杨秋带着张辽去了坞堡里面一处宽阔的堂屋,那里有一百多个孩子跪坐在地上,男孩女孩都有。

这些孩子面前放着书案,上面有毛笔,有纸张。

而前面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正在教导孩子们认字读书。

这人正是当初从虎口寨解救的女子陶玉。

当时,杨秋把人救下之后就把人交给了邓容,而邓容也没有劝说陶玉要怎么振作,怎么坚强。

只要坚持要求陶玉跟在她身边半个月。

如果半个月之后依然不想活下去,那时不会再有人阻止她。

陶玉很是沉默,她几乎不说话,不对外界有太多关注,但她信守承诺在邓容身边待了半个月。

后来,她找到了杨秋。

那时候杨秋已经和众人商讨了怎么提高铁匠待遇,这其中就包括请一个先生教导铁匠孩子们读书识字。

而陶玉毛遂自荐了自己,杨秋当即就同意了。

她没有问陶玉为何做这个决定,也没有问陶玉对杨家军的想法。

杨秋只是觉得,在陶玉的眼神里面,她看到了对生活的希望。

如今看来,陶玉在这里生活得很平静,她适合这样的生活。

当然,教育这事儿是杨秋治下的重中之重。

她不只是在铁匠这里开展了铁匠子女免费教育,她还要求军中兵卒每天要识字三个。

不过,兵卒识字不能用军法强制,而是带鼓励性。

只要每日完成三个字的任务,并在月底的考察中达到认字数量标准,那么月底就可以根据考察结果提高军饷待遇,以及布匹肉类之类的特殊奖励。

当然,还必须提高积极性,让人看到识字的好处。

所以杨秋设立了升职的激励机制。

那些在识字方面表现出色的兵卒,可以直接获得升职的机会,从伍长晋升为什长,再从什长晋升为队长。

只要他们表现出色,一切晋升的可能性都向他们敞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