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演员配合着鼓舞蹈,穿着珠履击打鼓面和边缘,和着弹奏的音乐,动作刚柔并济。
舞剧的序幕和第一幕都是轻快的,除了这段盘鼓舞之外,还有两人去游玩时,遇到百姓踏歌庆祝丰收,两人一起加入,前后搭着肩膀,载歌载舞。
比起前面的盘鼓舞,踏歌的动作更简单,但也十分有美感,以至于观众们在看的时候,都没关注动作难度,因为台上欢庆的气氛,实在是跟大家生活里的场景太像了,让人忍不住想跟着手舞足蹈。
舞剧从第二幕起,剧情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战事吃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与第一幕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
两位主角在乱世中被迫成长,从无忧无虑的少年人,继承父业投入军中,最终两人却因为战争的残酷而阴阳相隔。
舞剧结束的时候,台下都是泪崩的声音,观众们一边哭一边鼓掌。
“太惨了,怎么结局这样啊!”
“呜呜呜我都不敢看第二遍了!”
“唉,要是赵姬和夏侯睿出生在这个年代,他们就能在一起了。”
……
就连采访时,记者们也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提问题,其中还有一位记者红着眼睛问:“乔楚同志,请问后面会像《碧波耀阳》在京市演出时那样,安排一个彩蛋吗?”
这话一出,附近的剧迷和记者也都反应过来了,有人马上就说:“对对,哪怕是让他们在黄泉相遇也行啊!”
这年代其实已经不禁神话传说,像《宝莲灯》就是神仙打架,所以这位剧迷提出来的内容是不会被禁的,只是乔楚并不想这样安排。
乔楚婉转地说:“我们后面也会考虑做彩蛋的,但是内容还没定下来,到时候随机安排在演出里,给观众们惊喜。”
从谢幕到散场,足足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演出圆满成功,整个剧组成员都非常高兴。
第二天,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赞声一片,又因为舞剧是悲剧结尾,比起大团圆结局,观众们的议论也更多样化了。
赵姬所有舞蹈动作中,最高难度的片段,要比《碧波耀阳》中的燕娘男子动作难度低,因此这次能从剧院中找出B角了,由张斯敏担任B角。
《赵姬》每天一场,跟张斯敏轮换,也就是乔楚两天跳一次,《碧波耀阳》恢复到两天一场,乔楚相当于周三五日跳《碧波耀阳》,周二四六跳《赵姬》,周一休息。
因为周末才是看剧的高峰期,所以她周末都得在排演。
在《赵姬》上演之后,引发了新一轮的学术讨论,出现了汉唐舞的概念雏形,乔楚也发表了相关论文,连番相关的动作之下,古典舞的研究有了极大的推进。
而在计划之外的,竟然有不少人也跳起了踏歌,因为动作简单,上手容易,还有会舞蹈的剧迷配合时下流行的歌曲跳。
这一跳之下,大家都发现了:踏歌的动作实在是太百搭了!新歌也好老歌也好,只要加上自己踏地的节奏,自己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一时间,踏歌风靡羊城,盖过了公园交谊舞的风头,成了许多人的休闲娱乐项目。
就连不少外国友人都热情地参与进来——舞蹈不分国界,语言不通没关系,快乐的情绪可以有共同肢体语言。
也正因为有这个交流活动,原来许多不懂英语、从不跟外国人打交道的百姓,通过大家一起踏歌,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