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季晏的血统好歹和季家沾点边,季青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不是挨骂挨得更狠吗?

当然,她吐槽归吐槽,季晏有什么想法,她依然充分尊重季晏的意见。

……

季晏在家和墩墩玩得开心,以至于快要回A城的时候,他根本都不想回去。

因为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实在太好玩了!羽绒服裹着,围巾包着,再戴上一顶圆圆的帽子,加上季晏的超厚滤镜,简直就是一个小雪人。

还特别听话,季晏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再过两年就没这么好骗了。

季晏忍不住在群里嚎了两声,得到了方屿和陆苇的积极响应。

——虽然另外两人因为家里蹲时间门过长遭到了父母的嫌弃。

“为什么要工作!”

“好想当咸鱼啊!”

可惜到了该回去的时候还是要回,事实上,在春节前,“翼”的行程表里就有好几项工作需要完成。

主要是代言和采访。

《歌坛》杂志为“翼”安排了一期专访,这是“翼”出道以来首次接受这种大型专业杂志的采访。虽说《歌坛》影响力大不如前,也会报道一些八卦,但杂志的主业依然与乐坛发展相关,诸如“盲客”这种坐拥百万粉丝的乐评人经常会在《歌坛》杂志上发表评论。

《歌坛》上一期的专访对象是齐照,主要内容是齐照对于当前摇滚市场的看法,以及他个人对摇滚的理念,去年杂志则采访过戴越,后者是Night盛典最佳专辑的获奖者,他获奖的那张专辑曲风变化极大。

换句话说,《歌坛》更青睐那些专业性相对强的歌手,也更关注乐坛变革的趋势,在五六年前,大概是“蓝色”的音乐风格完全固定下来的时期,《歌坛》曾经一连三期发表了对“蓝色”的专访,盘点了“蓝色”自出道以来的全部专辑,附加各路专业人士的点评,那三期“翼”全部都收藏了,但网上依然有不少人在求购。

《歌坛》开放的电子版里,“蓝色”专访的这几期也是销售量最高的,直至今日依然在为《歌坛》创造着收入。

在希望采访“翼”的同时,《歌坛》杂志那边也提了要求,他们希望“翼”能够完整讲述《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创作理念,同时对新专的展望也可以透露一下。

这也就意味着,《歌坛》杂志方面并未把“翼”当成纯粹的偶像组合,“翼”在两张专辑中表现出的音乐理念一直被专业人士所关注。

“这么看的话,老谢责任最重。”

谢鸣轩这次倒是一直在线:“你们的想法也要说吧?”

“还得好好思考一下。”

商量过后,“翼”几人一致觉得,有话直说就可以,毕竟歌是他们自己写的,创作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很多波折,现在虽然忘得差不多了,可写的时候那种崩溃的状态却很难忘记,从这个角度去想的话,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

季晏一边和墩墩抱头哭,一边依依不舍地抱了小胖墩一下又一下。

他回程依旧坐的高铁,并不是季青不乐意送他,而是——他这次在家足足赖到正月十五之后,季青他们小学都快开学了,季青作为班主任要忙的事情多,还有家长在开学前找到家里来,请季青帮忙多关心关心孩子的。

季晏也不好意思再赖下去了。

可墩墩这段时间门和他建立起了更深厚的感情,小朋友抱住他腿不肯他走,季晏心里一下子就难过起来。

其实今年他在家的时间门要比去年长很多,可大概是在家太安逸了,他就有些不想回A城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