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行辰:“回见。”
我应:“回见。”
郁行辰没再刻意无视我,因忙碌我们却总是错开相见,私下同处一室时亦因为彼此的重重心事,没什么交流。
听说当年的我失恋后,用了半年的时间才靠自己走出阴霾与打击。
然后心性剧变,沉敛,稳重,学会担当。
而现在的我,身边有个与我关系暗昧,给过我倚靠的郁行辰,我有些贪恋郁行辰给过我的温暖,又怕自己自愈的太快,得不到成长与蜕变,没能成为令郁行辰另眼相看的样子。
而郁行辰除了攒满失望那夜酒后发泄情绪般的纵情,恢复理智之后,亦不愿与现在的我再有情感上的牵扯。
毕竟现在的我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我心里有别人,我不爱他。
郁行辰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在“爱人”变心之后,就已经做好了抽身的准备。
那夜,郁行辰同我说,让我记起他。
六年恍惚闪现的回忆,这段时间的相处,我擅自将郁行辰放在心底的裂缝处挡风,对他确实有了记挂的念头。
以郁行辰为中轴记起更多回忆,成为了我闲暇时整理心情的一种方式。
只是念着,没有打扰。
我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郁行辰的影子,衣柜里不属于我的衣服,手机重启后,无法用面容ID解锁,需要输入与电脑开机密码一样的他的生日,手机备忘录里与他有关的纪念日与一些事宜,家人与朋友们以关心为前提的提及,甚至于公司的各种会议,以及碰巧听到的员工对他的谈论。
我“初醒”时对郁行辰的全然忘记,不是因为他不重要,而是二十五岁的我早以习惯了郁行辰全然且自然的融入进我的生活。
就如氧气不被人留意,却是生命必要的支撑。
数据同样拥有记忆,二十五岁的我与郁行辰的感情,从我和他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多少能窥见一斑。
郁行辰的朋友圈空白一片,不知是与现在的我赌气删光了,还是一直这样人如白纸。
他的头像却是我当时手欠删掉的朋友圈里,那张与我十指交扣的照片。
二十五岁的我与郁行辰几乎每天都有消息往来。
有时是公事,有时是随手分享的天气或是心情,调情,简单却腻歪的“想你”。
郁行辰偶尔会犯咽炎,闻不了烟味,所以二十五岁的我戒了烟。
有些好笑的是,聊天里中午或者晚上吃什么,是平日讨论最多的话题。
郁行辰果然喜欢吃傣味。
二十五岁的我和郁行辰原来也没那么持重死板。
偶尔两人也会对着复制一些蠢蠢的表情包。
讨论吃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还会掷骰子,以点数决定赢家。
再向上翻翻,貌似是二十五岁的我出差在外,时间是晚上,郁行辰不知道发了什么,我回复他一句别乱发图片。
郁行辰撤回了消息,打字道:想要你。
在信息的下方随即是一段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通话。
我停止了窥屏的行为,发散的意识不自觉的胡乱肖想,感觉手机有些烫手。
了解越多,我越觉得奇怪,最初我穿越那天,问郁行辰“我喜欢他”时,他为什么会不确定般的反问我呢?
让十九岁的我钻了空子,说了那些浑话。
虽然即使他给出肯定答复,因为当时处境而迁怒他的我,也不会以正向的情绪待他。
手指又不自觉划开微信,最近的微信聊天记录停留在我说饿了那里。
我沉郁了片刻,发送消息:辰哥,今晚一起吃个饭吗?
郁行辰回了句:好。
像是有阳光透过阴霾的云层照进了心底,烘干出雀跃的粒子。
我先征询了他的意见:你想吃什么?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