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回归正题。

司马迁,就是拥有话语权和解释权的存在。

我们不能把他认为完人,说他写的史记全都是对的。

他和李广一家的私交,被汉武帝下了腐刑,以及他的阶级身份,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写出来的东西。

不过,正因为如此,我很敬佩司马迁。

毕竟即便是有私人情绪在,他还是做到了史学家的操守,完整的记录下来了卫霍的功绩,没有乱写,也没有移花接木给李广。

《史记》纵然有些许问题,但瑕不掩瑜,它在中华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这样一个评价,让刘彻等人感觉十分古怪。

这种既批评他的错误,又肯定他的价值的双重评判方式,与现在相差极大。

从周取代商,周公制定,推广礼乐,建立典章制度。著作《尚书》,创造性的将德行与天命相连接,提出君主勤政爱民,修德行,可得上天保佑后。道德便成为了华夏民族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并逐渐深入人心。

随着发展,一些人开始熟练的使用道德攻击手段,即:挑出他的错误,从道德上贬低一个人,进而否定他所有的成就。

这方面,手段最为熟练的便是儒家。

对于这些人来说,天幕的评判方式,是他们极为难以接受的。

太学

听到这里的董仲舒极为不满:

“史家秉笔,为尊者讳,却不可妄改。此人品德底下,如此夹带私意,其作更不该如此褒赞!”

他的说法,引来了身边儒者们的赞同。

【仅以我的个人观点,再来说一下李广吧。

老将军还是很不错的。

个人勇武是真的强,在大汉饱受匈奴欺凌,人人畏战的时候,他敢于和匈奴对拼。

这样的勇气,很难得,很少有。】

刘彻略微一怔,又立马反应过来,

欲抑先扬?

果然,天音和他想的一样。

【但这不能掩盖他本身实力不行。

四次大规模带兵征战一无所获。看上去是运道不好,实际上却是个人能力问题。

他所记载的七十余战,获胜的都是百余人左右的对战。

一旦带兵千人以上,马上出问题。

原因就在于李广治军不严,军纪散漫,如同流寇。

就比如他和张骞出征被匈奴包围那次。

行军,没有编制和阵势,驻扎呢,找水草丰美的地方,然后士兵想干啥干啥,就和放羊一样。

更狠的是夜间还不设岗哨!

那他不被匈奴围,谁被围啊。】

啊这……

听完,刘彻已经开始扶头了。

就连卫青也实在是看不下去,闭上了眼睛。

如此被围,真就自己的问题啊!

【不过李广的个人武力和魅力是真的强。

被围之后靠他鼓舞士气,能带着五千人硬抗匈奴四万人两天,硬是撑到了张骞来救他。】

听到这儿,刘彻微微叹息:

“是个猛将,可惜了。”

个人之勇,甚强。

可惜这般带兵,朕怎敢用?

刘彻看着天幕,隐隐约约的,从李广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天音,做了总结。

【李广的军事风格,其实是小部队突击。

这种作战方式,面对匈奴小规模入侵或分散掠夺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但这种小打小闹,对匈奴整体无法造成大的影响。

而防守反击,也只能建立展小规模的对战中,一旦遇上大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