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幅虞美人、一幅万寿菊、还有一棵罗汉松盆景。

“这些…都是你画的?”陶晓晴一眼就看到了左侧‘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惊:“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虽然笔画和色彩简单,但描绘和创作是两码事。

而且这一看就是大师的作品吧,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植物的形态,栩栩如生。

可为什么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画的。不过很简单,屏幕上有光点,手指跟着它移动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带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作品,还有作品集。”

陶晓晴愣了一下。

每个人都有。

这也太棒了吧。

拥有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够郑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

但以插画的形式进行署名,然后一起存放于相册之中,便有了极强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我的老天,花间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须体验一下。

科普馆第一天闭馆后,花间集的留言区一片火热,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谁懂,刚来到序厅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银杏和5000多年轩辕柏,古木参天、枝干浓密到看不到顶,不愧是生命之树!”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妈一起过来,我说这两棵树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真了。”

“摄影厅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从王莲叶子上下来。”

“对对对,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里,23333。”

“看到圆盾猪笼草的时候才真的惊到我,仿佛一瞬间就去了婆罗洲的原生态环境,尝试着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笼子!

有没有哪个大佬解释一下,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应该是一种感官模拟,元宇宙概念体,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灵敏度,目前仍在研发之中。”

“卧槽,这么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没见过+1”

“不止这个,好多科技我都没见过,这次真是长见识了。”

除了讨论高科技和虚拟场景,还有大量游客对植物印象深刻。

“走灭绝植物阶梯的时候我都要哭了,看着那些灭绝的植物在眼前枯萎,好难受啊,呜呜呜呜。”

“我也。中间一度想下去,幸好上面的都活了,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刚才去查了下,像普陀鹅耳枥等濒危植物都被保护起来了,大松一口气。”

“你们有人去看‘野生古银杏的演变’吗!卧槽,震惊我100年,能存活下来太不容易了。”

“呜呜,没看到。我去的时候人太多,工作人员都不让进了qwq”

“看了!四次物种大灭绝,简直无法想象它们怎么活下来的。”

“看完特别触动,很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有什么濒危植物保护组织可以捐款吗,虽然我捐得不多,但很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我也是。”

……

与此同时,W市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花间集科普馆’刷屏了。

尤其是带着孩子去体验的,发现孩子一个个兴致高昂,待在里面就不想出去,根本不用大人关注,自己就玩得很high。

这里的科普不是死板的介绍和单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