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居然有些抱歉地与他说:“那名太监因为一直受父皇信任喜爱,朕也是去岁才找到机会将他除去,为你报仇。”
“爱卿此番立下大功,可想好了要何奖赏?报仇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算,得重新想一想。”
姜云天现在仍清晰记得自己当时的反应。
或者说他清晰记得所有与陛下相关的反应。
确确实实,感动到无以复加。
感觉自己好像被阳光彻底笼罩,从此走在骄阳之下、清风之间,再无枷锁。
无有来路,却寻觅到了归途。
他记得那天他哭得一如初见陛下那日。
十三岁的少年当年在七岁的孩童面前哭得撕心裂肺。
是因为觉得人生昏暗、无法存活。
二十岁的青年又在十四岁的少年天子面前哭得泣不成声。
是因为觉得翻天覆地,人生从此,彻底走在光明之下。
他也觉得自己哭得不像话,分毫没有男子气概。
他有些沮丧地想,难道是因为自己是个太监吗?
因为他已经不是正常男子了,所以学了女子的“娇滴滴的做派”?
翌年,老院判确实年纪大了,最终在六十一岁生辰那日,驾鹤西去。
陛下分毫没有顾及他是个太监,力排众议,当然也是因为他确实一手医术力压群雄。
他以二十一岁的年纪,当上了太医院院判。
陛下似乎一直都觉得在两人的君臣关系中,似乎是他贡献地更多。
但陛下从来不知道。
没有陛下,十三岁的那个少年应该就已跳下冰池,死在无人问津的水底了。
又或者没有陛下,他会屈从于那个老太监,从此成为一个行尸走肉,最后的结局总也落不得好。
没有陛下,他的血海深仇难报。
没有陛下,他不会有机会在老院判身边学习,享受了最好的医学教育,还落了个神医的名号。
没有陛下,他只是一个小太监,不会是太医院院判,不会受万人尊敬还青史留名。
没有陛下,哪里还会有他呢?
只是,他被称作神医,最想救的那个人却最终没有救下。
宣武十三年,得闻陛下在热河行宫崩逝,遗体正在送往盛京。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样一路跌跌撞撞地回到盛京,不敢相信地趴在陛下的棺椁之前。
他甚至发了疯般地想让宰相开馆,他要亲自摸过陛下的脉搏才相信。
世人都赞他能活死人肉白骨。
说不定,他真的能呢?
当然,这个离谱的提议被宰相否决了。
那位陪着大宣历经风雨的三朝元老,在告老还乡时有多欣慰,一张苍老的面上竟还有年轻时的意气昂扬。
但在陛下的棺椁之前,竟也透出了暮色。
好在,上天垂怜。
陛下走后,姜云天一度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活着的目标了。
从十三岁那年他跟着陛下回宫之后,除了报仇之外,他的唯一愿望就是治好陛下。
可是这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但他知道陛下不喜欢毫无人生目标与斗志的人。
他若是自戕跟着陛下而走,恐怕也会被陛下看不起。
然后,他恍然记起了曾经陛下问过他有何心愿。
他回答说:臣想要著书立作,广纳弟子,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于是,他卸下了太医院院判的职位。
在盛京开了一家书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