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确保台基基建不至于走到停牌退市破产清算的下场,宋世坤无奈之下,终于还是做出了引入投资的决定。
这就意味着宋世坤必须用自己手上的股份交换资本的注资。在此之前,台基基建的控股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宋世坤的手中,他个人拥有台基基建30%的股份,再加上宋家其他各房的持股,林林总总也能超过40%。
而一但引入新的资本入驻台基基建,宋世坤很有可能丧失对台基基建的绝对控制权。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宋家人被新入资本和其他股东们联手逐出台基基建的惨剧。然而不这么做,宋世坤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台基基建破产倒闭。如今已然是内忧外患,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眼前的危机更加重要。
宋世坤一遍一遍的麻痹自己。他怎么也想不到大好局面竟然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变成这副模样。正如他从来没有想过宏观调控竟然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绝对不会为了压过霍氏集团的风头走出那步险棋。
可不论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懊恼纳闷也无济于事。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找到资金解决台基基建的绝境。
然而越是这种紧要关头,事情就越不容易成功。所有人都清楚台基基建已经陷入破产倒闭的危机,宋世坤想要引进资金解决台基基建的困境,可是有这个资金量的人也打算趁火打劫。开出的价码要么太过苛刻,要么根本达不到宋世坤的需求。谈来谈去,除了空耗时间根本没有任何进展。
可是那些人耗得起时间,目前的台基基建却耗不起。公司股东和董事们又像催命鬼一样的催他,宋世坤无奈之下,只能卖掉台基基建这段时间花费高价购买的地皮换取资金——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因为宏观调控进入凛冽寒冬,宋世坤想要把手上的地皮按照原价卖出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他只能按照地皮的起拍价,甚至是起拍价三分之二的骨折价卖出。
这一进一出,赔进去的不只是地皮的差价,还有向银行接待的高昂利息。台基基建再一次元气大伤。更让宋世坤气吐血的是,整个房地产市场上,有这个财力和魄力吞掉这些地皮,还不会伤筋动骨影响到自家正常运转的只有事先就以转手加三成的价格卖出了多余地皮的霍氏地产和霍氏集团。以及唯霍氏集团马首是瞻,跟在霍董事长屁股后面先是卖地,后又倒卖建筑材料,一来一回赚的盆满钵满的联合地产。
宋世坤怎么也想不到,台基基建忙活了这么久,甚至落得个债台高筑的下场,坐收渔利的竟然会是姓霍的老狐狸,以及这段时间一直跟他作对的临海市开发商。当他看到这些公司递过来的报价时,宋世坤险些就要反悔了——他丢不起这个人。
然而宋世坤可以任性,台基基建却已经没有了任性的资本。之前让台基基建拥有充足资金开疆扩土的贷款已经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的台基基建一上班就要面对各大银行的催贷电话。有些银行甚至发出了最后通牒,明确告知台基基建再不缴纳贷款利息,他们就要接收台基基建当初贷款时抵押的那些优质资产了。
那可都是台基基建赖以生存的根本和支柱。宋世坤就是降价卖掉手上的所有地皮,都不可能放任银行把这些资产收走。被逼无奈之下,宋世坤只能接受霍氏地产和临海市其他开发商们的报价。
相当于辛辛苦苦大半年,全为他人做嫁衣。还得自己呕心沥血吐丝织布,可以想象宋世坤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有多么的痛苦。
同一时间,成功做空台基基建的苏恪玠就显得高兴多了。
其实早在三月初,央行颁布各项举措的时候,苏恪玠就已经确认历史的车轮正朝着他熟悉的方向滚滚转动,并没有他之前顾虑的“身在书中很可能会被剧情引导的走偏”。
确认这一点后,苏恪玠立刻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加大了对台基基建的做空力度。只因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豪赌。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共同配合,更需要有心人处心积虑的谋划。苏恪玠相信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错过这一次,很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这么配合的冤大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