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前面二十多年间的四次医改,经验教训一堆,踩过的大坑无数,才有了痛定思痛的第五次。

而现在,1994年,恰好是医改的第一阶段。

各种花哨的大坑,远远没有踩够。

安夏有个想法,就算坑没踩够,倒也不必每个医院都把坑踩一遍。

咱们有条件的地方就别踩了呗。

这个小县城整体不算穷,居民们对自己的身体也算看重,比起大凉山的黑彝族「得了大病就平静地回家等死」的情况要好太多。

安夏帮他们与地级市的第一人民医院联系了一下,不说有事没事可以派人去学习、轮替,至少可以来个远程会诊,帮忙看个片什么的。

顺便推广一下紫金公司的网络平台。

大医院有点懵:“我们又不是没病人,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

凭空多出一堆病人要收,就算现在有自费部分了,那医院赚得也有限。

安夏的说法是:“先远程把各种初级诊断做完,要是人得转过来,可以省得再做一次,前面协助的时候,还能再收点钱,又不占医生的工作时间。”

“在小医院里全检查完了,但是治不了的情况也挺多,你们要是有空余的手术台,那就给他们那边送过来的做了嘛,多好。”

“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建社区医院,卫生所,以前要来你们这边的小毛病都直接给拦下来了。

要是确诊不了的病人,还得往上送。那到底往你们院送,还是往二院三院四院送,那就不好说了……”

安夏说的情况,现在并不存在,公立医院现在忙到飞起,缺病人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他们确实认为,如果患者来只是为了最终的治疗,那岂不美哉?

手术和药物,都是医院的盈收项目。

第一人民医院认真的研究了安夏的意见,觉得此事甚好,能多创收。

于是,第一对基层医院和大医院的「医联体」就在安夏的撮合之下,达成了。

安夏其实有自己的目的,她认为远程医疗系统是大势所趋,很好很强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她不想先开发,再卖出去。

紫金公司上上下下就几个懂医学的,那么几个独苗宝贝,都已经被送到盘古实验室去发光发热了。

所以,还是得找真?医生。

医生不懂计算机没关系,只要他们能描述出他们的应用场景,身经百战的程序员们就能想办法给他们折腾出来。

程序员在努力之后,发现还是有点问题。

数据不能从系统里直接导出去,只能靠一方自己想办法截图或翻拍,或多或少就会有偏差。

特别是放射科和病理科切下来的各种东西,光线、拍摄手法,都会影响判断。

医生们说:“最好能系统直出。”

紫金科技研究「多院联合会诊系统」的消息,传达到了特别想赚钱的飞利浦公司。

他们现在除了卖小家电,另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医疗与健康。

这段时间医改的方向就是医疗行业市场化,公立医院私人化,一切向钱看。

中国不少医院开始大规模采购医疗设备,就是从现在开始。

趁着他们的老冤家西门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机智的荷兰人就已经先向紫金发来邀请函:

“你们有什么需求吗?你们想达成什么样的功能吗?你们有具体的规划吗……”

如果能蹭上这股东风,他们的卖点就多了一个。

正好,安夏这边愁公司里的人只懂计算机不懂医学,有时候跟医生的沟通,有点吃力,可以派出去跟飞利浦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